一、主要种类:
⑴白粉病类、⑵锈病类、⑶灰霉病类、⑷霜霉病类、⑸黑星病类、⑹煤污病类、⑺真菌性叶斑病类、⑻细菌性叶斑病类、⑼病毒性叶部病害类、⑽毛毡病类、⑾线虫性叶斑病、⑿生理性叶部病害类等。
二、病原::真菌、细菌、病毒、 线虫、螨类及一些非侵染性病原(如冻害、灼伤、药害、有毒物质的污染等)。
三、主要种类及代表种的介绍:
1、白粉病、锈病类
白粉病症状特点
①、叶片感病后,初期在两面(叶背较多)形成白色粉层和不规则褪色斑,并伴随着叶片畸形、皱缩反卷,变厚,变小,严重时逐渐干枯死亡。
②随着病情的发展,病斑日益明显,逐渐扩大,严重感病的叶片皱缩,白粉越长越厚,最后成毡状。
③当白粉层长成毡状时,在白粉层中出现淡黄色至黄褐色的小圆球,密集,埋于菌丝体中。病叶提早脱落。后期白粉层上出现散生的针头大的黑色或黄色颗粒。
白粉病、锈病类的防治措施
①铲除剂消灭越冬病原:如高浓度石硫合剂等。
②发病后喷药防治:粉锈宁、石硫合剂、速保利、世高、乐必耕、甲托、仙生等。
③改善栽培环境
2、真菌性叶斑病
⑴共同的症状特点:病斑为大小不等坏死斑,多为不透明状。发病后期病部易产生黑色点状物或霉状物,后期叶片变黄脱落。
⑵发生及危害:叶果病害有些种类是常年发病,易于流行。多数情况下,发病后影响外观的观赏效果,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,使之生长衰弱,诱发次期害虫的发生和枝干病害的发生。当流行时,导致叶片早期脱落,嫩枝干枯,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。
⑶防治措施
*加强栽培管理,增强树体抗病性
*搞好清园工作,秋冬集中清除病叶或深翻
*药剂防治
选用药剂:
①保护剂:波尔多液、大生M-45、代森锰锌、百菌清、喷克等
②治疗剂:戊唑醇、甲基托布津、多菌灵、世高等)
用药时间:雨季前喷保护剂,发病后喷内吸性治疗剂
3、细菌性叶斑病
⑴【症状特点】初期在叶果上出现水渍状、油浸状、半透明的坏死斑,多数病斑周围有晕圈,有时伴随着穿孔、疮痂等症状。
⑵防治措施
①清除病残体,减少侵染来源
②加强管理,避免冻害、虫害及损伤
③药剂防治:农用链霉素、抗菌素120 、新植霉素、加瑞农、琥胶肥酸铜、络氨铜、可杀得、琥·乙膦铝等
4、病毒性叶斑病
⑴【症状特点】在叶片上主要表现花叶(不均匀的、不规则的黄绿相间);坏死、畸形,叶片无光泽;整株生长状况差;树势衰弱、植株矮小
⑵危害:
①为系统性侵染,很少导致直接的枯死。
②主要是阻碍树种优良性状的发挥,发病后导致树势衰弱,抗性降低,整株生长不良,产量低,品质差。
③易引起次期病虫的侵害,最终失去使用价值。
⑶防治措施
①加强检疫
②培育无毒苗木
③消灭传毒媒介:如蚜虫、叶蝉、介壳虫、蓟马、螨类等
④化学防治:病毒必克、菌毒清、叶康、 植病灵、绿亨杀菌王、毒克星、OS—施特灵、油菜素内酯
5、生理性叶部病害